close




       唯有至誠方足以感人,這是我從孔雀公主楊麗萍的表演悟出的道理。

      
上週六去小巨蛋欣賞了一場楊麗萍親自編導的「雲南映象」,這是一齣以少數民族的原生態為主題的歌舞劇,那原汁原味的重現、炫麗的服裝色彩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尤其楊麗萍的兩支獨舞更是令我感動到無以復加。

       我沒看過楊麗萍的現場表演,以前只有從網路上欣賞她的舞姿,但是如今台上的楊麗萍風華依舊,舉手投足瞬間到位,精準無比,從她依然纖細曼妙如少女的身形中,非常難以想像這是一名51歲的女子,一般人到了中年,無論是體力或是體型都會走下坡,要維繫妙齡時期的演出水準並不容易,到底是什麼樣的毅力、什麼樣的堅持使她一直保有如此驚人的水準?唯有真正熱愛舞蹈的人,方能理解完美演出的背後到底累積了多少汗水,我在欣賞完她最後一支獨舞「雀之靈」忍不住潸然淚下之餘,不禁想更深入瞭解這位中國國寶級名舞蹈家的點點滴滴。


(以下介紹引用自各大網路報導)


楊麗萍出生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一個農民家庭,自幼癡迷于舞蹈。1971年,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到洱源縣招演員,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年僅13歲的小麗萍順利通過選拔,自此開始舞臺生涯。


1979年,因主演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楊麗萍開始嶄露頭角。第二年,她被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但在舞蹈創作方面,楊麗萍始終保持著看似“另類”的個性。她拒絕參加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訓練,在團裏曾一度引起爭議。「那些成套的基本功,我練過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練僵了,就跟領導提出不練了,我覺得那種訓練不適合我。當時教練們都很不滿意,覺得舞蹈演員一定要練這些東西,可我堅決不練,還自創了另一套練法。」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想像的行為,楊麗萍因此受到了扣營養費、不發練功服等處罰。


過去,楊麗萍有一句名言:「他們是跳舞的,我是跳命的。」她不能忍受作品哪怕有一絲的不完美。


今天,楊麗萍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好作品是走向市場的本錢,是票房的保證。」為編排《雲南映象》,她曾用一年多時間走遍雲南采風;創作《藏謎》時,她也曾多次深入藏族群眾聚居區。楊麗萍毫不掩飾地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藝術品位的人,並且敢於創新。」多年的演出經驗使她非常了解演出商和觀眾的需求,哪個地方該起掌聲,哪個地方該有驚嘆聲,她都會站在觀眾的角度,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去摳,「氣氛掉下來了就要改,不精彩的就要拿掉。」在表演時,她要求每個演員都要使勁兒,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以至於曾有劇場負責人擔心舞臺會被震塌。  


如今,已經演了5年的《雲南映象》,仍在邊跳邊改,不斷完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楊麗萍和臺灣商人劉淳晴結為夫妻,2002年他們回臺灣過春節時,劉的父母提到了抱孫子的願望。回到北京,楊麗萍到醫院咨詢了產科醫生,醫生告訴她,女性累積的脂肪量需佔體重的22%才可能受孕,達到28%以上才有足夠的能量儲備,以維持懷胎和哺乳所需,像楊麗萍這樣長期節食,身上幾乎沒有脂肪的人來說,懷孕簡直難以想像。這意味著要生育,楊麗萍就必須增肥,而增肥就意味著長時間停止跳舞。在兩難之間,楊麗萍選擇了舞蹈。劉淳晴一度因不理解而返回了臺灣,但楊麗萍的執著最終打動了他,在《雲南映象》的制作資金吃緊之時,他把能調動的資金都給了楊麗萍。


《雲南映象》是一齣長達100分鐘的歌舞劇,觀眾可以親身感受基諾族以太陽鼓敲響天地、彝族少女以柔軟的海菜腔吟唱,並欣賞傣族的孔雀舞等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的融製再造。楊麗萍出任《雲南映象》的總編導及藝術總監,前後歷經一年時間在雲南各族的田間採風尋覓,觀看無數民間舞蹈,再將精彩的動作剪輯、濃縮在歌舞中。


另外,劇中四分之三的舞蹈演員是雲南山寨裏土生土長的村民,其中包括一個只有九歲的小姑娘(Wendy註:楊麗萍的小外甥女彩旗)。楊麗萍表示,這些山民、族人們的舞蹈是為了表達對萬物的感情。由於他們相信萬物是有靈性、需要去溝通的,因此跳舞其實是在和天地對話,這才是舞蹈的本質,這也是她堅持起用這些質樸淳厚的舞者的原因。


事實上這齣《雲南映象》原是楊麗萍於2003年為圓自己的一個夢而開始創作的,她希望把家鄉最美的舞蹈展示並保留下來。沒想到,這一作品既成為雲南文化的標誌,也讓融會於其中的大理《蝴蝶之夢》、麗江的《印象麗江》、《麗水金沙》,以及西雙版納的《動巴拉那西》等極富雲南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得以一併推向世界市場。



 


楊麗萍語錄: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是為了享受生活。


-(當記者問到她如何保持修長輕盈的好身材時,她回答)這太簡單了,就是每天排練。除了周日休息外,我每天下午2點開始和劇組一起排練,直到晚上10點演出完畢。這么大的運動量,想不瘦都難。


-節食對我來說一點都不痛苦,我身高1.65米 ,體重94斤,多年來體重都能嚴格控制。我天生吃得就少,對吃的慾望不強,從沒為此痛苦過,吃 一兩 口米飯就夠了。但我會吃許多雜糧、豆製品和尖果來保持營養和體力。


-(當記者問到她事業如此成功,有沒有什麼遺憾呢?她回答)沒有,我對舞蹈不能說堅持,而是太喜歡,我覺得自己簡直太幸運、太順利了,在我喜歡的舞蹈上我收穫了很多,沒有遺憾,包括不生孩子,我的觀念跟傳統女性可能不太一樣,我不覺得這有什麼遺憾,我很自由、自尊,家裏人也不會干涉我。


-(當記者問她是否會從西方現代舞蹈中借鑒,她回答)不會,因為沒必要。雲南民間的東西太多了,多到學不完。


-(當記者問到她跳舞已經跳了整整38年,會一直跳到很老很老嗎?她回答)那又怎麼樣?我不一定在舞臺跳,你看外面大街上,那些老太太歲數那麼大了也在跳。像我這樣從1971年跳到現在的人好像還沒有,我覺得我是因為熱愛,我沒有把它當一個職業。對我來講,跳舞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抒發和排解,它是我的另外一個語言,是第二門母語。我當然就會對它那麼依戀,對它那麼執著,對它那麼享受。我覺得,能夠跳舞的人,是很有福氣的人。(Wendy註:深有同感啊~)


 


楊麗萍生平簡介:


1958年出生,雲南洱源縣人,白族舞蹈家,從小在西雙版納長大,畢業於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是中國著名的舞蹈家。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青年舞蹈家。1987年被聘為菲律賓國家民間舞蹈家協會終生會員。1988年被《北京日報》評為當年十大新聞人物之一。多年來她出訪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台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多才多藝的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太陽鳥》,並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大獎。


2004年由楊麗萍編導並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獲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詩金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編導獎、最佳服裝設計獎和優秀表演獎,為展現雲南民族文化做出了傑出藝術貢獻,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孔雀公主"


 


   主要代表作有:


   《月光》、《兩棵樹》、《珠穆朗瑪》、《拉薩河》、《雀之靈》


   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大型原生態歌舞集《藏謎》


   大型衍生態打擊樂舞《雲南的響聲》


 


《南方周末》有一篇深入的訪談:《楊麗萍:漫山遍野的雲南響聲》http://magazine.sina.com/nfweekend/20090814/2009-08-13/ba75313.shtml,或許讀完之後,你也可以更瞭解這位外人眼中特立獨行,但始終忠於自己的奇女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面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