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翻閱沙吉難陀大師講述《巴坦加里的瑜珈經》,剛好看到這一段:三摩地篇第33節寫道:培養友善的態度以得到快樂、對於不快樂的要給予憐憫、欣喜擁有善良道德、不理會邪惡,如此,心靈可以保有不受干擾的平靜。


誰都喜歡常保平靜,誰都喜歡永保快樂,所以巴坦加里給了我們四把鑰匙:友善的、憐憫的、喜悅的、以及不理會的。而印度瑜珈聖哲巴坦加里‧馬哈利希(Patanjali Maharishi)將人分為四種: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有道德的人、邪惡的人,這四種人等於四把鎖,無論是任何人,都可以放進這四種類別裡面。


沙吉難陀大師(Sri Swami Satchidananda)如是說:「當你看到快樂的人,用『友善的』這把鑰匙。巴坦加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即使在四千年以前,一定有人不喜歡看到別人快樂,現在還是一樣。譬如有人開了一輛豪華轎車,將它停在一棟豪華大廈前面,然後下車。另外有一些人頂著大太陽,很累地在鋪著路。他們有多少人是快樂的?不多的。他們會說:『你看那輛豪華轎車,她在吸我們勞工的血啊。』我們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永遠是嫉妒的。」


「當一個人獲得名聲和地位時,就會有人批評:『啊,你不知道他有個地位顯赫的哥哥嗎?他一定是靠這個關係發跡的。』他們從不願承認他可能是靠自己的優點得來的。這個嫉妒,並不會打擾到他,反而會打擾到自己的平靜。他只是下了車,走進屋子,你卻內心激盪,而不去想:『啊,如果每個人都像他這麼幸運,這個世界有多快樂啊,願神保佑每一個人都能像他這麼幸運,有一天我也會得到這些的。』你要結交這種朋友。然而,我們多半都沒有這種反應,不僅是個人之間沒有,就連國家之間也沒有。當某些國家強盛繁榮,就會引起鄰國的嫉妒,想摧毀其經濟。所以當我們看到快樂的人,應該一直保有友善的鑰匙。」


「下一把鎖是什麼?不快樂的人。『嗯,大師說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業障,他一定在前世造了業,讓他現在去忍受吧。』我們不應該有這種態度。或許他確實在承受著前世所造的業,但是我們應該有憐憫心。如果你能伸出援手,一定要伸出援手;如果你能分半塊麵包出來,就與他分享吧。一定要永遠懷著憐憫之心。這麼做你會得到和平與平靜的心。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要保持一個平靜的心。不論我們的憐憫能否幫助別人,只要有仁慈的感覺,至少已算幫助了。」


「第三種是有善良道德的人。當你看到一個善良的人,感覺是喜悅的:『啊,他真好,他是我的英雄。我要模仿他的善良。』不要羨慕他,不要想把他拉下來。欣賞他內在的好品行,也試著在你的生命中挖掘這種好德行。」


「最後一種人是邪惡的。我們不否認有時候會遇到壞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呢?不理會。『是的,有些人就是這樣。也許我昨天也是這樣,但我現在不是比較好了嗎?他也可能明天就會比較好了。』不要試著去勸導這種人,因為邪惡的人通常是不聽勸的。如果你試著去勸他們,你會失去平靜的。」


沙吉難陀大師並且舉了一個小故事做為例子:「一個下雨天,有一隻猴子坐在樹枝上,完全淋濕了。而在這棵樹的正對面,一隻小麻雀坐在樹枝上的鳥巢裡。通常麻雀都喜歡將鳥巢築在樹枝邊上,風吹來時可以輕輕搖擺。裡面有個小屋,還有上層,一個客廳,一間臥房,還有傳達室。真的,你得看看,有時候還真羨慕麻雀小屋呢。」


「此時,在巢裡溫暖舒服的小麻雀正好往外看到了可憐的猴子,說:『親愛的朋友,我是這麼嬌小,我甚至沒有你那樣的手,我只有小小的嘴巴,但是我卻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窩,就是為了雨天而準備。即使雨不停地下、一直下、我仍然可以溫暖地躲在裡面。我聽達爾文說你是人類的祖先,那麼你為什麼不用用頭腦?在某個地方,蓋一間很好的小屋子,能在雨天保護你呢?』」


「你可以想像猴子的臉色,真的可怕極了!『噢,你這個小鬼!好大的膽子,竟敢教訓我?就是因為現在你又溫暖、又舒服,所以嘲笑我。你等著,你會知道你的下場的。』猴子衝向鳥巢,把窩給扯碎了,可憐的小鳥只好飛出去,淋得跟猴子一樣濕。」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這樣的猴子,如果你勸他們,他們會認為是在羞辱他們,認為你很得意、驕傲。如果你感覺到別人有這種傾向,避開他。他或她一定會受到教訓的。向這種人勸解,你只會失掉內心的平靜。」


「你還能想出任何其他種類的人嗎?巴坦加里把人分成這四種: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有道德的人、邪惡的人。所以我們要有這四種態度:友善的、憐憫的、喜悅的和不理會的。把這四把鑰匙永遠放在口袋裡。如果你對正確的人用對了鑰匙,你就能保持平靜,世上沒有事情會讓你煩惱。」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用對了鑰匙嗎?


(以上內容參考自:陳景圓譯『沙吉難陀大師講述《巴坦加里的瑜珈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面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