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剛從四川成都返台,就得知國三道順向坡釀出大禍之事,不免想起在成都參觀都江堰之事,這個由李冰父子在戰國時代末期打造的古代水利工程,在人類工程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都江堰工程使用的方法若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即是實施自然工法,運用如老子所云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理,依岷江自然之勢以魚嘴、飛沙、寶瓶口分流,不僅解決了岷江夏季的洪災,同時也成就了成都平原二千多年的灌溉之利。成都之所以可以稱為天府之國,靠的就是這個人類歷史上惟一不以人工築壩聚水的工程,並且不像古代許多水利工程都已無法使用,都江堰卻是惟一仍在使用的活化工程。

       在參觀都江堰時,聽到在地導遊在魚嘴前稱讚都江堰工程的偉大時,還提到了不少四川居民認為汶川大地震和四川龍門水壩的重量,造成的地殼壓力的連動有關,當下不免對這位導遊敢公開大膽批評政府工程有些吃驚,但也十分佩服這位導遊敢於質疑權威的精神。

       我還記得他說道,當我們現代人站在都江堰前,就應好好反省現代人對人定勝天的工程的看法;他說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二王廟、索橋等等工程的破壞,但是都江堰主體工程卻未受震災,惟一毀損的魚嘴部分還是卅多年前因李冰父子設計的自然蛇籠要每年更換,因此改成鋼筋混擬土的現代化魚嘴,卻成為這一回惟一被地震震壞的部分,以為牢固的東西反而不牢固。導遊說,經過汶川大地震,我們應當好好思考李冰父子所依據的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工程理念。


       台灣積極跨入現代化的工程開發的歷史並不久,但不過幾十年的時光,所造成的國土破壞的景象卻一再令人怵目驚心乃至驚怖恐懼。從十來年前我帶著外國友人遊南投,友人問起為什麼該種在海邊沙地上的檳榔樹怎麼都跑到了山上了,第二年就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的走山與土石流慘劇。

       從九二一開始到今日,台灣人竟然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天災人禍去認清何以人定勝天的觀念在惡搞我們的環境,誰好好計算過這些不當工程所獲之利,比起國家必須付出的巨大社會成本之差是多少?一時的短利短得所造成的長期之害之失又是多少?

       最近的二
二兵工廠綠地之事,亦是台灣整體環保課題的冰山一角,這還是我們看得見的冰山,但還有許多早就溶化的小冰山呢?所有這些環境破壞事件的背後,最可怕的殺手不只是那一個政府在執政,而是專家、學者、官員、老百姓的集體價值觀,到底我們想要過的生活是什麼?是尊敬自然還是與自然敵對?在天、地、人之間是誰最大,人真的可以人定勝天嗎?還是天意難測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若不道法自然,人們也只能等著天災人禍上門了




補充資料(引用自新紀元周刊):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至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
兩千多年來,至今仍持續使用。(Getty Images)


塵世為官多如星,為民謀福稀可數;都江堰前論李冰,譽如江水仍在流。      


        為政者所做益民利生之工程,能讓人千秋萬世流傳稱頌的大概不多,二○○○年十一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文化類世界遺產的四川都江堰就是其中之一。公元前二五六年,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兒子李二郎,組織巴蜀民眾改造山河,興修水利,創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李冰父子造福 澤被千秋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記下這位創建都江堰豐功偉績的地方官,但他只寫了「蜀守冰」,沒有寫他姓什麼。這位水利專家的姓是後來班固寫《漢書》才補上。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巴蜀人民每年在都江堰放水時,都要舉行隆重祭祀儀式,歲歲不絕。歷代帝王順應民心,對李冰父子的功績亦十分重視,宋、元時封李冰父子為王,建二王廟,供人民祭拜。

古書上沒有記載李冰生平,是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秦漢時戰爭的毀壞,造成中國檔案文書大量被損壞。但毫無疑問,李冰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地方官兼傑出的科技專家。他在四川任職期間,不僅創建造福萬世的都江堰,還建了許多益於民生的工程。他的功績可說是「澤被千秋」,其科學價值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人類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

離巢水庫 減少淤砂之害

位於長江中游的四川,因為有四條長江的支流,在此注入長江,所以稱為四川。這四條支流裏,以岷江最容易氾濫成災。岷江源自甘肅與四川交界的摩天嶺,此處是海拔四千的高峰,春天時挾著由雪溶化的河水,自北方奔騰而下,並沖刷河岸兩邊軟弱的砂頁岩與泥巖,帶著所沖刷出的泥砂,幾近筆直的往南方流,經常造成巨大的水害。 

都江堰從李冰父子建造起,使用了約一千五百年,到元朝才崩掉毀壞。為什麼能使用這麼久?最主要的關鍵和李冰父子建的不是擋在河中的水壩,而是座落在河邊的「離巢水庫」有關。離巢水庫可使岷江水混濁時不進水,澄清時才引水,如此即減少水壩的淤砂之害。 

渠首關鍵設施 就地取材


寶瓶口與離堆。圖左水道是寶瓶口,圖中山體是離堆。(攝影:李昕)



都江堰魚嘴及堰體,從岷江左岸拍攝。(維基百科)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份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又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材料都是取自現場,為了分岷江以取水,在河中,以四川產的大竹子做成竹筏,盛山上取來的大石沉在河中,稱為「分水魚嘴」。分水魚嘴的西方,流有岷江百分之六十的水量稱為「外江」,仍屬於岷江主流道;分水魚嘴的東方稱為「內江」,引百分之四十岷江水,進入寶瓶口。 

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 十七米 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 十九米 ,洪水季節寬廿 三米 ,此即寶瓶口引水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飛沙堰是中段的洩洪道,有排洪和排沙的功能。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灌溉良田千萬畝 富庶之源

為了瞭解河道之內是否淤砂太多,李冰在河道內沉有五隻石犀牛,成為河底量測的基準點。此外,在河中立有三個巨大的石人以觀測水位深淺,當水位低於足下,就多引江水,水位高過肩部,則少引水。都江堰是「天府之國」的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一千多萬畝。 

都江堰還流傳著一個「望娘灘」的傳說。一個割草的小孩因為誤食了天上掉下來的寶物,將要變成一條龍。她的母親跑到江邊,拖住了他的一條腿,此時孩子一半身子已經變成了龍,另一半身子還是人身。母親呼喚一次孩子,孩子就回一次頭,吐出一個河灘。母親一連呼喚了廿四次,孩子就吐出廿四個河灘,最後變成一條龍飛走了,而這廿四個河灘,就構成了都江堰,但這終歸是傳說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面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